《黃帝內經》中有一個有趣的描述:「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這句話告訴我們,王公大人,這些吃得上大魚大肉的人,反而身體虛弱、肌肉軟弱,甚至血氣也不夠健康。
咦,聽起來像是反過來了嗎?不是吧?我們平常聽到的不是說吃肉才會變強壯嗎?怎麼古人就說,這些「血食之君」反而吃得多,卻虛弱得像個豆腐?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簡單來說,《黃帝內經》認為,過度食用血肉之品(即動物性食物),會讓身體變得過於「濃烈」,不容易調和和吸收,反而損害了身體的健康。長期下來,體內的氣血失衡,肌肉自然無力,甚至會顯得「柔脆」。這樣的狀態,說白了,就是「吃了太多肉,結果肉倒是吃壞了自己」。
所以,與其每天狼吞虎嚥地吃大魚大肉,不如學習如何吃得更健康。誰說吃得多就能變得更強呢?要有智慧地吃,保持飲食的平衡,才是健康的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