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大致分為六類。最普遍的,經常聽到的茶類,可能是紅茶、綠茶和普洱。普洱其實屬於黑茶類。除了以上三種,還有黃茶、青茶和白茶。
茶葉有很多種類,愛喝茶的人也遍布世界各地不同地方,如日本、台灣、香港、英國、土耳其、波蘭等。喝茶的習慣各地不同,茶文化一直流傳後世。不同的茶沖法也各有不同,茶葉的質量也受種茶、採茶、製茶等影響,要沖杯好茶,基本上要考慮六個要素,分別是茶、水、器、火、人、境。茶指茶葉; 水指水質; 器是茶具; 火是水的溫度; 人是沖茶人的習慣; 而境是喝茶環境的氣氛。

茶具
茶具因茶而定。器是為茶服務的,離開了茶,器只是擺件。每款茶有每款茶所鍾情的茶具,似乎是上天匹配好的。老茶、普洱等,用紫砂茶壺最適合。品烏龍茶,重在聞香品味,紫砂茶壺最為合適。紫砂保溫,通透性好,可保持茶香,茶湯不易變質,所以適合黑茶、烏龍茶。沖泡白茶非瓷蓋碗莫屬;沖泡紅茶瓷壺和紫砂壺最好;黑茶確是用保溫杯悶泡最佳; 嫩綠茶用破璃杯直接沖泡,也可用瓷杯。瓷器保溫,傳熱性能很好,可以將花茶的色、香、味保持得更好,所以適合花茶、綠茶。
喝茶來說,建盞最宜普洱茶,龍泉青瓷適合喝白茶和高香形的茶,每款茶和器的搭配沖泡茶湯的色味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茶與器是天生一對的配搭,就如俊男配美女、香車配美人似的。
茶具也會因人而定。老年人講究茶的韻味,所以多用紫砂茶壺。年輕人講究清香而且喜歡看到茶葉,慢慢流行用玻璃。
水
對茶非常講究的人,泡茶用的水也會是一項重點。一般有7個選擇,包括山泉水、自來水、蒸餾水、井水、礦泉水、雨水和雪水。對於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幾乎只考慮自來水或是用蒸餾水。
茶湯好壞,取決於很多元素。當中是沖泡茶的水溫。不同人沖泡的茶的方式,雖然茶葉是同一批,但茶湯帶出來的五感都不一樣。舉個例子,不同的茶類,泡茶水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泡出來的茶的味度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水溫越低,溶解度越少,茶湯也越淡; 反之,水溫越高,溶解度越大,茶湯也越濃。
- 綠茶: 建議水溫 – 75 oC 至 85 oC
- 紅茶:建議水溫 – 95 oC 至 100 oC
- 烏龍茶:建議水溫 – 85 oC 至 95 oC
- 黃茶:建議水溫 – 75 oC 至 80 oC
- 白茶:建議水溫 – 75 oC 至 85 oC
- 黑茶:建議水溫 – 100 oC
環境
喝茶時的環境或者當時心情,會影響你品嘗到茶的味道。
城市人家裡空間有限。要提升品茶的環境氣氛可能需要花點功夫。空間基本有四大選擇。家庭裡的客廳、花園式或露台、書房、或茶室。家庭,三五知己一起品茶聊天;屋外庭院,可賞花喝茶; 在書房中,有著書香提升茶香; 或者是在茶室裡,以茶道儀式來增加品茶的樂趣。有時儀式感是生活的享受。
當然,茶葉本身的好壞,決定了茶湯味道、口感、回甘。茶葉品質,可觀其外形,聞茶香,嚐味道。
總括來說,品茶如品酒,好茶令人心廣神宜,回味清甜。是一種放鬆心情的享受。
黑茶
黑茶,是中國特有的茶類,歷史悠久,是屬於後發酵茶。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產的。黑茶產區主要在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地,其主要品種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邊茶、四川邊茶、廣西六堡散茶、雲南普洱茶等。當中以雲南普洱茶最為著名。作黑茶的鮮葉都比較粗而老,採摘時會選取葉粗梗長為原料,葉子多為一芽五至六葉。製作工序基本上包括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四個工序。茶葉黑褐光潤,茶性溫和,黑茶湯色是黃中帶紅,具有香味醇和的獨特風味。
普洱茶是黑茶中表表者。普洱茶是採用黑茶或綠茶經蒸壓而成,所以它分為沱茶、餅茶、磚茶、方茶、緊茶等。
普洱茶是享受生活養生妙品,它可美容、降脂、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養胃、護胃、抗衰老、消炎。當我們選購普洱茶的時候,首先先聞其茶葉或茶餅的茶味。氣味要清新,絕對不可以有霉味。跟着,如果茶店有品茶服務或願意沖一杯讓客人品嚐,我們就看茶湯的顏色。很多人以為普洱是黑色。現實是,好的普洱茶色應該呈棗紅色。如果茶色是黑如漆色,個人不建議選購。普洱是後發酵茶,所以好的普洱茶越陳越香。有些人會購買普洱茶放着,作為小刀鋸大樹的投資,十年後盼它價格升值。因此,存儲要得當,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那空間也不可以有任何氣味。當您想享受如酒紅色的普洱茶湯之時,清香濃郁,滋味回甘。

以我所知,黑茶中,除了普洱,還有黑毛茶。黑毛茶的茶葉是小的; 而普洱是以大茶的青毛茶,經自然發酵製作出來的。黑毛茶生產地主要在湖南省安化桃江、沅江等地區;普洱茶生產地主要在雲南,廣東也有一些。在我眼中,是兩類茶。網上有些資料認為,普洱不屬於黑茶。這些說法我不作評論,但翻查陸羽的「茶經」,「茶經」是把普洱分類為黑茶。
在品茶的世界中,普洱茶有很多品種和名字。來自雲南的「普洱茶磚」名聲高,歷史悠久,香氣陳香,滋味醇和。雲南是普洱茶著名出產地,除了茶磚還有雲南龍餅貢茶、普洱散茶、雲南普洱沱茶、七子餅茶等。我愛買七子餅茶作送禮之用,因為此茶寓意團圓、吉祥。
雲南普洱沱茶的形狀似碗臼顯白毫,茶葉顏色像褐紅,所以湯色也紅濃,香氣陳香。此茶有個可愛的地方,就是坊間稱它為「姑娘茶」。
紅茶
紅茶的英文名字,就像是英文謎題,因為它不是Red Tea 或 Dark Tea,而是 Black Tea,或者叫 English Tea。有人也會叫English Breakfast Tea 英國早餐茶,這也是指紅茶,是經典英國的紅茶足跡。
有多個國家都有出產紅茶,包括印度、肯亞、斯里蘭卡、中國、台灣、土耳其、越南、印尼等地。通常一杯口感醇厚的紅茶是由幾種紅茶葉混合而成,取各種茶葉的長處。
紅茶,是全發酵茶。乾茶和茶湯,如其名,為紅色。紅茶具有味醇、香甜的特微。在中國出產的紅茶,其分類是以其製作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功夫茶、紅碎茶及小種工夫茶。品種主要有『祁門紅茶』、『川紅』、『滇紅』、『雲南紅碎茶』、『廣東英德紅茶』、『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等。另一方面,西式紅茶的分類就以茶葉品種和大小來分。主要原因是粗茶、中茶和小到像粉的小茶沖出來茶葉的茶香、茶色等到不一樣。因此,紅茶的味道和口感可藉混合不同比例的粗中小的紅茶茶葉來製成。
在華南地區,買茶葉通常是直接指生產地或茶葉名。肥壯、烏黑的正山小种红茶,主要在福建武夷山區生產,滋味醇甘,葉底紅亮,湯色紅艷,一年只採春夏兩季。 廣東出產荔枝紅茶,條索緊細茶葉,色澤烏黑,湯色紅濃。大家叫它為荔枝紅茶,主要原因是其香氣具荔枝香,茶味鮮爽香甜,湯色紅亮。另一令人深刻的紅茶,英德金毫茶。色澤金黃的英德金毫茶特別之處,在於香氣帶有玫瑰香味。湯色紅艷,您喝一口,香氣持久具玫瑰香味,茶味醇厚。台灣南投縣也有出產紅茶茶葉,名叫日月潭紅茶。葉底紅亮、色澤深褐,沖出來的茶色橘紅,有如黃昏下的陽光般紅艷。香氣濃郁,滋味也濃醇。
歐洲的紅茶,也是用國家和茶葉品種來分。不過,更會用品牌和等級來選購。甚少會散裝出售,普遍是已放在一個一個小茶袋中以茶包一盒一盒地售賣給消費者。雖則如此,茶葉味也不會因此遜色,一杯茶香醇與否,在於茶葉,而不是包裝。
無論東西南北、亞洲還是歐洲,都可感受到紅茶的足跡。
白茶
白茶,茶湯色不是白色, 為何叫白茶? 因白茶成品多為芽頭,披白毫,似雪,所以古代人幫這種茶葉名為「白茶」。 有如一個嬌弱美麗的女子,在白雪中散步,如詩如畫的浪漫素系生活。
白茶,是一種只經過輕微發酵的茶類。白茶也是中國地區的特有茶葉種類。 當地人民視白茶為茶中的珍品。白茶產區主要在福建省的松政、福鼎、建陽等地。
白茶是根據茶樹品種來分,大白茶茶樹品種叫『大白』; 採自水仙樹的叫『水仙白』;採自菜茶茶樹叫『小白』。由於採摘標準不同,採自大白茶單芽製成的茶品稱為『銀針』,將自嫩梢芽葉的,成呈花朵狀的,稱為『白牡丹』。
在白茶中,比較常見的有福安白玉芽、政和白毫銀針、白牡丹、銀針白毫等。
白茶的營養價值,主要在清熱抗炎。白茶性涼,具有清涼降暑,有解毒清熱的功效。 因此,白茶在 炎熱的夏天中是一個不錯消暑的飲品。
青茶
青茶最出名的肯定是烏龍茶。有不少人直接用烏龍茶來代替整個青茶品種。烏龍茶有清涼消暑解渴的功能。在炎炎夏日,它是解喝飲品之選。 雖然烏龍茶沒有綠茶的茶多酚含量那麼高,但烏龍茶有其獨特的多酚成分,鎖住鈣質流失、舒緩疲勞、抑制肥胖的功能。烏龍茶含有「養顏美白」的維他命C,在各種茶中含量最高。因此,在日本,烏龍茶有「美容茶」的美譽。
青茶或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品質特徵是色澤青褐、湯色黃亮,葉底『綠底鑲紅邊』,具濃郁的花香。烏龍茶的味道可以多元化,從花香到青草味,從甜味到帶有烘焙味。 這個味道的差異實際上取決於茶葉的氧化水平。 這個氧化水平的不同也視乎該茶葉在其種植的生產區域加工技術和生產方法。 目前,烏龍茶的流行產區主要是中國福建北部、中國福建南部和台灣的一些山區。 烏龍茶兼具了綠茶、紅茶的製作工藝,有『綠葉鑲紅邊』的美譽,品飲後回甘味鮮,唇齒留香。
越高海拔種植的烏龍茶,風味越獨特。烏龍茶有清熱之效, 有清涼之感。
綠茶
綠茶,是屬於『不發酵茶』。主要特徵是茶、湯色、葉底都為綠色。生產綠茶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產區幾乎各省均產,以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貴州等地。其次是日本。 越南、印尼、印度、 斯里蘭卡、肯亞、土耳其和俄羅斯等國家也是有種植和生產綠茶。
綠茶原料選自茶樹新梢,鮮葉採摘下來後,不經過發酵,經過殺青、揉捻、乾燥三個工序。依據綠茶的製作及乾燥方法不同,可分為蒸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半烘半炒綠茶五大類。炒青綠茶有眉茶、珠茶、貢熙、雨茶、秀眉、西湖龍井茶、碧螺春茶、大方茶等。烘青綠茶有毛峰、尖茶、瓜片、綠大茶。半烘半炒綠茶有有輝白茶。
綠茶有助去脂、幫助皮膚抗氧化、抵抗癌細胞生長、改善腦力和減低心臟疾病的風險。
日本綠茶和中國綠茶的區別
日本和中國製造綠茶的方法是有區別的。 雖然茶葉也是來自同一種類型的茶樹, 但是 茶湯的味道、營養價值、和當中的故事都有很多不同之處。 最早發現綠茶的地方是中國,而 最早綠茶傳入日本是經過日本佛教的僧侶由中國帶回日本。 在日本,綠茶不只是一種飲品,他還是一種文化。綠茶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文化, 在不少正式的活動中成為一種儀式,慢慢演變成日本茶道。 中國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綠茶,但在日本基本上是 Yabukita 為主導。日本綠茶的抗氧化功能比中國的綠茶多出三倍。 主要是因為他們製造綠茶的方法不同,中國製造綠茶主要是用炒青法,而日本製造綠茶的方法主要是蒸青法,因此日本綠茶帶有輕微的甜味, 日本綠茶的抗氧 功能化比中國綠茶更高。
那一種綠茶的味道更勝一籌,那就是因人而異。不妨嘗試品嚐不同國家的綠茶,選擇一種你最愛的茶湯味道。
參考資料
《茶經》,作者陸羽,出版華威國際事業有限公司